近一年来,已有19家银行董监高出手买入自家股票,向市场传递决心。但即便银行高管自掏腰包,也难以托住不时下滑的股价。银行高管频google?voice繁出手“稳价”的面前,是整个银行业不断备受困扰的“破净”和股价低迷的困局。银行股还有没有将来?
又一家银行的高管出手,想拉住自家银行不时下滑的股价。
6月17日,北京银行发布的公告称,该行局部董事、监事和初级管理人员于6月15日至17日时期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算计买入216.19万股。据统计,这是近年来该行董监高初次增持自家个股,算计增持金额超越900万元。
此前的6月15日,苏州银行高管也出手波动股价,现任董事、初级管理人员算计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205.9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19家银行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管)出手买入自家股票,向市场传递决心。除了董监高,银行的重要股东也伸出援手。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6月19日,年内至多有13家上市银行重要股东出手增持自家银行股份,触及股份数量算计逾1.51亿股。
在银行高管不时增持自家股票的面前,是往年以来银行继续低迷的股价和市净率。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10年至2022年,银行板块市净率估值已由2010年终的2.9倍降至0.58倍左右。也就是说,如今银行每1元钱的净资产,在股市上只能给出五毛八的价钱,可谓“白菜价”。
但这种依托管理层增持股票以波动市场决心的美妙愿望,并不容易完成,甚至很多高管及家眷在自掏腰包增持后,股价没有被拉升,本人反而亏得一塌懵懂。
往年初,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增持公司A股股份28.41万股,价钱3.52元/股,增持金额100万元;2月份,兴业银行局部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担任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买入兴业银行股票1693.29万股,成交价钱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0.36元至23.08元。
但截至6月21日开盘,浙商银行报价3.36元/股,兴业银行报价19.38元/股。面对上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盈余,银行的董监高们似乎堕入了“越买越亏,越亏越买”的怪圈。
图/视觉中国
多家银行推出波动股价方案
往年以来,资本市场猛烈动摇,银行板块全体表现低迷,估值继续走低,不光是城商行,股份制银行高管也连连增持自家股票波动股价,银行股启动股价波动方案越发普遍。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自掏腰包加仓护盘,已是行业的“粗茶淡饭”。
2月7日,春节当时的首个任务日,渝农商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三家银行同日发布关于波动股价的公告。尔后,瑞丰银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也触发波动股价措施启动条件,各大银行高管纷繁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关于增持的缘由,据北京银行相关人士引见,次要是董监高分歧以为目前北京银行估值分明偏低。而抱着异样想法的银行不在多数。
《财经天下》周刊理解到,本次北京银行共有13位董监高买入该行股票,其中,监事高金波买入股份最多,达100万股。此前,苏州银行发布关于波动股价方案的公告,其增持主体辨别为:董事长王兰凤,执行董事、行长赵琨,执行董事、副行长王强,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张小玉,董事张姝,副行长张水男,副行长魏纯,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伟,行长助理任巨光,风险总监后斌,财务总监陈洁。截至公告日,上述11位董事、初级管理人员算计持有该行股份约130.99万股,累计持股比例为0.0357%。
据悉,苏州银行已于6月1日披露了关于触发波动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自2022年4月30日至6月1日,该行A股股票已延续20个买卖日开盘价低于8.65元,到达触发波动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德国google voice为波动股价,该行要求增持货币资金不少于该等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初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该行支付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增持股份金额算计不低于205.91万元。本次增持方案不设价钱区间,依据市场价钱确定。
据《财经天下》周刊统计,19家董监高出手买自家股票的银行中,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张家港行、安全银行的董监高买入规模居于前列,增持金额均超越500万元。
行长出手,股价仍在低位
往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动摇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出手波动股价。
公告显示,往年以来就先后有苏州银行、瑞丰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及厦门银行相继触发波动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纷繁采取董监高出手增持自家股票的波动股价措施。
《财经天下》周刊留意到,虽然都是波动股价方案,但各家银行管理层出手的“阔绰”水平却不相反。
从增持主体来看,浙商银行、苏州银行、瑞丰银行、渝农商行4家银行的增持主体仅包括公司局部董事及高管成员;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及重庆银行3家,除董监高成员以外,还包括公司局部股东也参与增持。
从董监高与股东算计增持的金额来看,上述7家银行方案增持金额算计超越1.26亿元。其中以齐鲁银行为最,公告显示,该行此次波动股价的增持主体包括持股5%以上股东5名以及董监高人员8名,增持金额不低于5420.65万元。
而瑞丰银行的增持主体则为13名董事、高管,增持金额算计不低于102.98万元。瑞丰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在本行支付薪google voice互发酬的时任董事(独立 董事除外)、初级管理人员购置所增持股票的总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于本行获得的税后薪酬总额的15%,但持股比例或数量应契合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则。
从价钱来看,厦门银行、浙商银行、苏州银行及渝农商行4家未设定增持方案价钱区间,齐鲁银行、重庆银行、瑞丰银行3家增持方案价钱区间均为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无论哪家更“小气”,高管增持面前,实则泄漏出管理层对银行跌破净资产的隐忧。往年以来,A股市场中银行股“破净”已成常态,年内多家银行的相关担任人都在业绩发布会中提及了以后银行板块的低估值。
云上的诱惑续集因为爱5月31日,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10年至2022年,银行板块市净率估值由2010年终的2.9倍降至0.58倍左右。浙商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上市银行全体估值屡创新低,行业估值中枢下移至0.5-0.6倍的市净率。
“阐明如今的市场不看好银行股,担忧银行资产情况。”外行业人士看来,内部投资者对银行业决心缺乏,而外部管理层又深信自家银行“被低估”,管理层经过自掏腰包增持股票,向市场传递决心。
银行股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的确让管理层伤透了心。以股份制银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为例,年内该行股价迎来大幅下跌,5月份股价一度跌至35.26元/股,较一年前57.67元的高点缩水近4成。
市场似乎关于银行采取的波动股价措施并不买账。以苏州银行为例,6月15日发布公告当日,该行股价完成2.12%的涨幅,但在当日普遍大涨的银行板块中,涨幅并不突出。
5月26日,招商银行新任行长王良在二级市场破费76.66万元增持招商银行A股2万股,但对股价仍没有分明的拉升效果。
银行股何时走出“低估值”?
银行股的低迷不断困扰着银行的管理层。数据显示,银行板指自往年4月7日上升至3136.39点后,又迅速下跌,5月份全体降至2800点上下,跌幅超越10%。截至6月21日开盘,银行板指报收2898.36点。
由于不少银行都是在A股和H股两地买卖所上市,相比A股的低迷,H股的估值更低。以在沪港两地上市的重庆银行为例,该行自2021年2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以来,股价从上市首日的15.60元跌至往年6月21日的7.99元,而当日港股开盘4.63港元。以该股每股净资产12.56元计算,A股相当于打了6.4折,而港股相当于打了3折。
(图/视觉中国)
有业内人士通知《财经天下》周刊,从已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银行估值已被严重低估,但将来不扫除还有下跌空间。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将来十年银行板块PB估值中枢能够降至0.5倍左右。
虽然招商证券随后预测,往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恶化,银行板块PB估值将引来修复,无望小幅上升,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想要走出“低估值圈套”还需不少时日。
在雪球平台上,有投资者坦言,银行的报表不容易看懂,还容易藏“雷”。在一位券商的银行剖析师看来,银行股临时绝对的低估值,是由它的生长性决议的。“你看近几年根本上四大行报表增速都是个位数,我们说它估值高或许低,跟这个增速相比,实践上是合理的,并没有说偏低。”
而且在他看来,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外,银行股绝对于科技、医药等生长中的股票,估值都比拟低。该剖析师通知《财经天下》周刊,银行股普通能估计出它的市值增长和动摇范围,属于传统保守型的资产,可以持有拿来派息,所以估值自然不会很高,“而且往往由于它的盘面很大,这时分一个想炒概念的人,要把估值拉上去是不太理想的。”
谈及银行高管增持对股价的拉举措用,上述剖析师以为,虽然增持举措面前传递出的是市场决心的缺乏,但也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那就是银行股曾经处于低位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银行全体股价处于底部,市盈率低,分红税率较高,具有了一定的投资时机。
西方证券表示,6月以来,疫情的影响逐渐衰退,从最新的统计局数据和景气度目标来看,经济动能逐渐从4月的低点恢复,将来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时机,持续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上述剖析师坦言,最终恢复全体资金的决心,能够还要取决于通胀的状况、各种政策和疫情控制等对整个资金面的影响。
“政府目前曾经推出了多项稳经济政策,在金融层面的继续发力,对恢复市场决心将有一定积极作用。这么看来,无论是增持自家股票的银行高管,还是据守银行股的股东,实践上都认可了银行的投资价值,同时也标明了对银行股将来的看好。”上述剖析师通知《财经天下》周刊。
撰文 / 史思同
/ 田晏林
发表评论